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目的,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省级示范线路,激发广大师生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精神动力,提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性,近日,地理学部组织师生党员开展了“百年印迹”学习体验活动 ·“红色足迹”研学行主题教育活动。
【学习体验路线】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运动纪念馆(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
【第一站】西南联大博物馆

跟随着西南联大博物馆的讲解员,大家先后参观了“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
讲解员带领全体师生党员参观了“一二•一”运动广场上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并讲述了“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的过程。久久,我们耳畔仍然回荡着闻一多先生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下的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西南联大旧址上保留着当时简陋的铁皮屋顶的教室,正是在这样夏天闷热冬天阴冷下雨天便听不见教授讲课的教室内,西南联大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许多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辈们。

在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和“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烈士墓前,全体师生党员向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献花致敬!国难当头,是他们挺身而出,临敌不惧,宁死不屈,带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独立,用热血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今天,我们重温烈士留下的宝贵财富,不仅仅是缅怀,更是传承!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来到了烈士墓西侧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前,碑座呈圆拱状,碑镌由著名学者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千字之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时,曾经在这座纪念碑前伫立良久。"周妍老师如是说。大家默默看向这座已在联大校园矗立了半个多世纪的丰碑,它仿佛在向中国和世界的所有人讲述着西南联大这座中国教育史上丰碑的光辉业绩,我们也从其中见历史、见人物、见风骨。
进入西南联大博物馆,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清晰地映入眼帘。校徽、校舍、课本、破旧的书桌与公文包展现了联大人的校园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守一方书桌,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观学习后,在场的师生党员不禁唱起了西南联大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之精神深深浸润入了校歌之中,也浸润入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党员心中。
【第二站】云南陆军讲武堂
结束对西南联大旧址的参观和学习后,全体党员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继续学习体验之旅。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军官,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于此,朱德同志曾将其称之为“革命熔炉”。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们被那些寻求真理的先辈们舍身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
地理学部此次研学行以云南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依托,围绕党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和存在的遗迹旧址,挖掘讲述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组织开展,旨在强化广大师生党员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