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地理学部孙俊副教授《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研究》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研究院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的权威机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设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每年从全国遴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体现我国史学研究进展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成果出版。
该书以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区域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该书强调:(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演进的“整体性多元一体”已形成协同演进格局;(2)民族地理观与族群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一体两面”,多重格局民族地理观的建构过程同时是结构化、秩序化并表现有“差序格局”特征的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过程;(3)民族地理观的建构是现实的族群演进格局,经典的“五方之民”族群认知模式,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反映着全国与区域间族群协同演进和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态势。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从区域历史民族地理的层面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的历史脉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该书的出版得到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作序推荐。葛剑雄先生在序言中指出,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研究面临一定的困境,该书能够在系统整理相关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揭示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区域族群演进特征、族群演进格局,及其与中华民族演进“多元一体格局”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民族地理观的建构问题,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与族群演进、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系,尽管一些论点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际的支撑,但“本书无疑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成果”。葛剑雄先生同时指出,当前国内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仍然存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空白,该书“称得上是一项新的探索,具有创新意义,值得重视”。
(地理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