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工党支部隶属于地理学部党委,依托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在内设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人(周京春,博士、正高、副院长),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1人(孟超,硕士、讲师),组织委员1人(沈盈佳,博士、讲师)。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9名,其中二级教授1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党员占比52.6%;博士学历党员教师12人,占比63.2%;各类云南省高层次人才6人。支部设有学校一流党建示范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被学校推荐参评云南省“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
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工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构建“党建+教学科研、党建+人才培养、党建+社会服务”工作模式,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地理学B+学科、地理信息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教育部新工科的发展,助力学校西部领先、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设。
一、党建+教学科研:聚能赋力,激发科研创新创效
近年来,支部教师党员承担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10项、厅级3项;以第一作者在TGRS、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Landslides、IJRS、《遥感学报》、《测绘学报》等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科研、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表彰10项,校级1项;其他荣誉表彰奖励10项;7名支部成员获云南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首席技师、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名支部成员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党建+人才培养:激发活力,育人功效逐步显现
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居全校各专业第一,英语四级通过率90%以上,六级通过率30%以上;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近30项、指导本科生在遥感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出版了3部教材、获云南省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

三、党建+社会服务:根植地方,强化党员使命担当
支部搭建党建多元服务平台,通过根植学部、服务地方项目建设,完善支部社会服务体系。支部多名教工党员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多次助力学部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党员到文山州开展“情系边疆献爱心,公益支教真情怀”公益助研活动;与腾冲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腾冲遥感试验精神展厅和遥感科技展厅建设献计献策;同时,支部教工党员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在脱贫评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数字云南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咨询工作,服务于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服务师生、社会实践、地方支教等各种活动,强化党员使命担当,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