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871)65941255 65941200学部网址:http://tgsf.ynnu.edu.cn
地理学部源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候学系和联大师范学院史地系,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20余人。
地理学部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旅游管理等硕士点;拥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旅游管理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已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云南省A类专业建设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点、云南省新兴专业建设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在全国排名并列第七位,获评B+,进入地理学科全国前20%。
地理学部现有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亚东南亚地缘政治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实践训练基地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省部级平台30余个。

地理科学类(文理兼招)
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设师范专业:地理科学;非师范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地理科学
本专业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教育情怀和良好师德,认同地理教师职业,拥有系统扎实地理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毕业生主要到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及管理部门从事地理教学、地理研究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主干学科:地理科学、教育学。
主要专业课程:地球科学概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质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地理学科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实习、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教育教学实习等。

地理信息科学
本专业秉持“边疆情怀、地域特色、全球视野”的理念,以“厚基础、高起点、国际化”的视野,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云南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以深化“地理信息技术+领域知识”教学理念为抓手,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和产业人才。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国土、资源、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和企业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后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主干学科: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摄影测量学、GPS、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空间分析、GIS案例分析与应用、地理时空大数据、GIS应用开发、网络基础与WebGIS等。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专业以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特殊的高原、峡谷、山区等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资源多样性和特殊性为依托,立足于云贵高原特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特色,以地球表面多种要素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系为对象,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程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
主要专业课程: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环境科学概论、资源科学概论、全球变化等。
实习实践:课程实习、自然地理综合实习、资源环境综合实习、专业实习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专业依托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以地理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大学科群的交叉领域搭建学科框架,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大学科模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熟练掌握GIS空间分析应用、城乡规划与设计、村镇建设、景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地理科学、城乡规划与建设、国土资源等相关的研究、教学、设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学。
主要专业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区域规划、GIS原理与应用、城市规划原理、规划CAD、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则、修建性详细规则、园林绿地规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综合实习等。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本专业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建设需求,聚焦于时空大数据分析、GIS软件工程两大方向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应用实践,促进“计算机-测绘-地理”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技术创新的空间信息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到自然资源、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技术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地理学领域或计算机领域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络与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方法、空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GIS设计与开发、虚拟地理环境、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空间智能与辅助决策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调查、毕业综合实习等。

旅游管理(非师范,文理兼招)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教育、研究等工作的智力创意服务型高级人才,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
主要专业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文化人类学、旅游创意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调查、毕业综合实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