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部
个人信息简介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个人信息简介

2021年04月23日 21:24  点击:[]

     

undefined

姓   名:董铭

最高学历:硕士

职   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电子邮箱:dongm2020@163.com



研究领域:空间分析、数字地貌与模拟、环境演变。

FB0

招生专业:(硕士)自然地理学。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2001.09—2004.07,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硕士;

FB0

1997.09—2001.07,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地班,学士。

2015.09—现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教授; 

2007.09—2015.09,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

本科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空间分析

FB0

硕士研究生:《地理信息科学


[1]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元谋上新世末-更新世初气候转型期的孢粉记录研究(2015-2018),项目编号:41462007,项目负责人;


[2]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金沙江中下游侵蚀速率空间差异及对构造的响应研究(2014-2016),项目编号:2013FZ047,项目负责人;


[3]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金沙江流域地貌形态遥感分析, (2013-2015),项目负责人;


[4]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人类活动对松华坝水源区生态水文过程影响机制研究(2007-2009),项目编号:2006D0028Q,项目负责人


[5]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松花坝水源地LUCC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机制研究(2007-2008),项目负责人


[6] 云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松花坝水源区水资源与承载力变化研究,(2007),项目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项目,金沙江巧家段河流阶地记录的干热河谷形成时代研究(2018-2021),项目编号:41762014,参与;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元谋盆地第四纪湖相、黄土地层记录的干热河谷形成演化历史研究(2014-2017),项目编号:41362010,参与;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云南中部湖泊介形虫与环境参数的关系及全新世环境重建研究(2012-2014),项目编号:41102117,参与;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001010,金沙江金江街段河流阶地研究(2011-2013),项目编号:41001010,参与;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金沙江云南段河谷水系形成演化与环境效应研究(2010-2013),项目编号:U0933604,参与;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分辨率泥炭记录的腾冲火山全新世喷发历史研究(2010-2012),项目编号:40901103,参与; 


[13]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稀土元素追踪物源的长江第一湾成因辨识研究(2011-2013),项目编号:2010CD043,参与; 


[14] 水利部基金项目,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市脆弱性诊断研究(2011-2013),项目编号:201001044,参与;


[15]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腾冲火山全新世喷发历史及其未来喷发风险评价(2010-2012),项目编号:2009CD050,参与; 


[16]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横断山中南段干热河谷生态地理环境形成机制与演化研究(2010-2012),项目编号:2009CC007,参与; 



[1]    Su Huai, Dong Ming*, Hu ZhenBo. Late Miocene birth of the Middle Jinsha River revealed by the fluvial incision rate,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9, 183: 1-8


[2]    董铭,苏怀,史正涛,明庆忠,何回丽. 金沙江金江街段河流阶地年代及对河谷水系演化历史的启示,地理学报,2018,73(9):1728 - 1736. 


[3]    董铭,方小敏,史正涛,明庆忠,苏怀. 甘肃省临夏盆地更新世早期湖泊沉积孢粉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第四纪研究,2011,31(1):104 - 111.


[4]   董铭,方小敏,明庆忠,史正涛,苏怀. 早更新世甘肃省临夏盆地的环境演化,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1):1 - 11.


[5]    Ming Dong, Zhengtao Shi, Huai Su, Yong Liu, Wenxiang Zhang. Simul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land cover and the surface runoff in Songhuaba water source region,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IGARSS), Vancouver, Canada, 2011.7.25-7.29


[6]    董铭,史正涛,李滨勇,明庆忠,于峰,谢飞帆. 松花坝水源区不同LUCC情境下地表径流深变化初步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24(5): 642 -647


[7]    董铭,方小敏,吴福莉. 临夏盆地1.95MaBP的气候转型事件与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的临界高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61 - 65


[8]   董铭,史正涛. 利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划分临夏盆地早更新统地层孢粉带的初步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2):12 -16


[9]    董铭,史正涛,李斌勇,明庆忠.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72 - 78


[10]  董铭,史正涛,杨昆,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2010全国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成都,2010,11.1 - 2


[11]   程彧,董铭,龙晓泳,方小敏,李晓斌,雷天柱.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成矿要素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 -5


[12]   刘新有,董铭,史正涛,李滨勇. 基于RS的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节水灌溉,2008,2:11-13


[13]   胡文英,董铭. 元阳哈尼梯田及周边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18 -23. 


[14]   史正涛,董铭,方小敏. 伊犁盆地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7-10


[15]   史正涛,董铭. 天山黄土粒度特征及粉尘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 27(3):55-57,64.


[16]   张允锋,董铭,赵继杰,陈晓慧. 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以昆明市松花坝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888-889,932.


[17]   苏怀,史正涛,董铭,叶燎原,叶蕾. 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事件在奔子栏—石鼓段的地貌作用和沉积特征,2021,28(2):202-210.


[18]   兰静,苏怀,董铭,周瑞泉. 昆明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红土载磁矿物的提取与鉴定,土壤,2020,52(3):1 - 3


[19]   朱正峰,苏怀,董铭,明庆忠,史正涛. 金沙江寨子村古堰塞湖沉积年代研究,第四纪研究,2018,38(1):145- 150


[20]   陈国玲,苏怀,董铭,兰丹. 滇池流域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驱动因子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1(2):13 - 19


[21]   叶玉林,苏怀,董铭,明庆忠,史正涛. 元素和矿物组成揭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黄土状物质的物源,地球环境学报,2018,9(3):238 - 244


[22]   朱正峰,苏怀,董铭. 元谋盆地第四纪是否有古冰川活动问题探讨,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28(4):70 - 76


[23]  何艳花,苏怀,董铭,蔡健玲,何回丽. 前处理方法对激光粒度仪测试碳酸盐岩红土粒度结果的影响,土壤通报,2015,46(1):148 - 152


[24]   王泽丽,苏怀,董铭,廖红,兰丹,陈国玲. 滇东喀斯特高原红土干湿胀缩特性,贵州农业科学,2015,43(7):190 - 192


[25]   汪彦林,苏怀,董铭,孔瑞,邓东富,李晓美,史正涛. 昆明西山山原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pH值与磁化率关系研究,土壤,2012,44(1):107 - 110


[26]   史正涛,刘勇,董铭. 沉积物ESR测年及在川西——滇北河流阶地定年中的应用,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4):16 -20


[27]  明庆忠,史正涛,董铭,邓亚静.西南纵向岭谷地貌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2006年7月


[28]   史正涛,明庆忠,董铭. 长江第一湾成因新探,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3):1-6.


[29]   明庆忠,史正涛,董铭.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7,26(3):119-126.


[30]   吴福莉,方小敏,苗运法,董铭. 不同气候带内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孢粉记录的环境对比,科学通报,2010,55(21):2131-2138. 


[31]  Wu FL, Fang XM, Miao YF, Dong M.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from comparison of sporopollen in early Pleistocene lacustrine sediments from different climatic zon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6(26): 2981-2988. 


[32]   贺蕊,苏怀,李岫峰,董铭,邹司雅. 滇东高原红壤酸处理后粒度增粗现象及原因探究,土壤,2018,50(2):428 - 433


[33]   明庆忠,史正涛,苏怀,董铭,刘勇. 金沙江虎跳峡成因及时代探讨,热带地理,2007,27(5):400-404.


[34]   李滨勇,史正涛,董铭,王爱忠,刘波.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节水灌溉,2007,2:40-42.


[35]   明庆忠,史正涛,邓亚静,董铭. 试论高阶梯效应,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36]   明庆忠,史正涛,邓亚静,董铭. 试论山地高梯度效应——以横断山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效应为例,冰川冻土,2006,28(6):925-930


[37]   明庆忠,苏怀,史正涛,董铭,张文翔. 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次Heinrich事件,地理学报,2011,66(1):123- 130


[38]   Zhengtao Shi, Wenxiang Zhang, Yong Liu, Feng Wu, Ming Dong, Huai Su, Qingzhong M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urban street dust in Kunming, China,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IGARSS), Vancouver, Canada, 2011.7.25-7.29


[39]  苏怀,明庆忠,史正涛,潘保田,董铭,张文翔,刘勇,金沙江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新进展,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海,2014,7.2 - 7.4


[40]   苏怀,明庆忠,潘保田,高红山,张文翔,董铭,史正涛,金沙江河谷—水系发育的年代学框架分析与探讨,山地学报,2013,31(6):685 - 692


[41]   明庆忠,潘保田,苏怀,高红山,张文翔,董铭,史正涛,金沙江河谷——水系演化的崩滑外动力作用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1 - 8


[42]  明庆忠,潘保田,苏怀,高红山,张文翔,董铭,史正涛,山区河谷—水系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以金沙江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2):1 - 10


[43]   Zhang Wenxiang, Shi Zhengtao, Zhang Hucai, Ming Qingzhong, Chang Fengqin, Lei Guoliang, Chen Guangjie, Dong Ming. 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d paleo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Shell Bar section at Qarhan in the Qaidam Basin, China,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IGARSS), Vancouver, Canada, 2011.7.25-7.29


undefined

董铭(排名第5). 云南省技术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滇西北旅游地貌资源及其开发研究”,2007年; 


上一条:李正 下一条:李正

关闭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党委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呈贡校区睿智5号楼   邮 编:650050   学部办公室:0871-65941198   学部研究生办公室  0871-659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