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部
个人信息简介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个人信息简介

2021年04月23日 21:24  点击:[]

     

undefined

姓   名:杨宇亮

最高学历:博士

职   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电子邮箱:yuli_tiger@163.com



研究领域:城乡规划、传统村落与地方民居、聚落地理学、GIS的规划 应用

FB0

招生专业:(硕士)人文地理学/民族文化地理与文化产业发展。

2010-2015,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

FB0

2000-2003,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FB0

1993-1997,就读于原云南工业大学(后并入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08—现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教授;

1997-2000,云南省化工设计院,任结构工程师

本科生:《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初步》《城市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FB0

硕士研究生:《人居环境学》《聚落地理学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国土空间视野下纵向岭谷区村落人居环境优化的空间机理与方法 (2021-2024年),项目编号:52168012,项目负责人;


[2]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非典型民居”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与机制——以澜沧江流域中段为例 (2020-2021),项目编号:2020-GMB-007,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澜沧江流域中段村落人居环境的时空特征 (2016-2020),项目编号:51668068,项目负责人;


[4]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元江南岸村落人居环境时空特征研究 (2016-2018),项目负责人;


[5]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基于GIS的云南藏族村落文化景观演变机制与响应特征研究(2014),项目编号:2013Y434,项目负责人;


[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模式研究(2012-2014),项目编号:20110002110096,参与;


[7] 乡村旅游视野下的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策略研究乡村旅游视野下的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策略研究(2009),项目负责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哀牢山区哈尼梯田景观空间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及其保护研究(2005-2007),项目编号:40401022,参与。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二十余篇(含核心期刊或C刊收录的8篇),主要成果如下。


[1]    杨宇亮, 罗丹, 角媛梅. 元江南岸稻作聚落的多尺度人居环境效应研究[J]. 城市规划2021, 08.


[2]    刘志林; 丁银平; 角媛梅; 王金亮; 刘澄静; 杨宇亮; 韦俊峰;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聚落分布的 空间格局特征与主控因子分析——以哈尼梯田区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02): 257-271. 


[3]    张新梅; 杨宇亮; 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典型梯田聚落景观对比——以多依树下寨和巴塔德村为例, 住区, 2020, (06): 111-117. 


[4]   杨宇亮; 党安荣; 谢浩云; 赵立华; 生成整体论视野下的乡土聚落研究方法,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 70-74.


[5]    罗丹; 程海帆; 杨宇亮; 水系影响下的红河哈尼梯田聚落空间特征及其“在地性”传统营建系统转译, 住区, 2019, (05): 24-33.


[6]    袁晓蝶; 杨宇亮; 传统聚落对垂直地带性的空间适应策略——以傈僳族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 住区, 2019, (05): 34-40.


[7]    刘阳; 杨宇亮; 角媛梅; 流域视野下梯田聚落的人居环境空间特征——以元江流域为例, 风景园林, 2019, 26(12): 34-40.  


[8]   杨宇亮; 速绍华*; 党安荣; 历史地理视野下的云南民族格局——基于GIS的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2017, 期(11): 208-212.     


[9]    林维斌; 杨宇亮; 台湾法鼓山佛教文化园区规划理念与实践 , 华中建筑, 2016, (02): 131-135.  


[10]   杨宇亮; 罗德胤; 孙娜; 元江南岸多尺度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特征研究, 南方建筑, 2017, (01): 34-39. 


[11]   何杨; 杨宇亮; 角媛梅; 空间与机制:元阳县多民族稻作聚落的垂直分异现象对比, 住区, 2019, (02): 116-125. 


[12]   杨宇亮; 罗德胤; 孙娜; 元江南岸梯田村寨的宏观空间特征研究, 建筑史, 2015, (02): 90-99. 


[13]   杨宇亮; 党安荣; 历史城镇中的布景化规划策略, 规划师, 2015, (12): 141-144.


[14]  杨宇亮; 张丹明; 党安荣; 谢浩云; 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时空特征探讨——以诺邓村为例, 中国园林, 2013, (03): 60-65. 


[15]   杨宇亮; “宗教—信仰”维度视野下的藏族民居研究 , 贵州民族研究, 2019, (05): 66-74.


[16]   成垚; 杨宇亮; 藏彝走廊区天主教堂的地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澜沧江流域中段为例, 住区, 2019, (04): 105-113.


[17]   袁晓蝶; 杨宇亮; 藏族聚落“人神共生”空间的成因与模式特征, 住区, 2018, (06): 136-142. 


[18]   郑红彬; 杨宇亮.; “魔都”的安居之梦——民国上海蔷薇园新村研究, 住区, 2013, 56(2013/04): 136-146. 


[19]   杨宇亮*; 郑红彬; 从建筑形象到国家形象——兼议世博场馆中的“民族形式”, 华中建筑, 2011, 29(2011/12): 5-7. 


[20]   杨宇亮*; 郑红彬.; 进化中的“标本”——旅游视野下历史城镇“真实性”保护的思考, 北京规划建设, 2012, 142(2012/01): 107-110.


[21]   杨宇亮*; 焦杨; 从城市管治的角度看城中村的改造策略, 北京规划建设, 2012, 147(2012/06): 104-106. 


[22]   杨宇亮*; 张丹明; 党安荣; 谢浩云; 村落文件景观形成机制的时空特征探讨——以诺邓村为例, 中国园林, 2013, 29(2013/03): 60-65.


[23]   杨宇亮*; 张丹明; 党安荣; 谢浩云;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多学科视野下村落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的实证探讨, 规划师, 2012, 28(2012/S1): 253-257.


[24]  杨宇亮*; 李菁; 党安荣; 隐匿的世界:认知地图在村落文化景观研究中的应用, 规划师, 2015, 31(2015/02): 102-106. 

undefined


参与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FB0

丽江束河古镇更新规划设计获云南省2005年度村镇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FB0

丽江束河丽水阳光酒店工程设计获云南省2007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上一条:王成 下一条:董雯

关闭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党委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呈贡校区睿智5号楼   邮 编:650050   学部办公室:0871-65941198   学部研究生办公室  0871-659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