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依托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B+学科“地理学”,具有“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云南省历次本科专业评估中都名列第一。2024年在云南省本科专业评估中被评为“A-”,是云南师范大学评估等级最高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秉持“边疆情怀、地域特色、全球视野”的理念,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云南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以深化“地理信息技术+领域知识”教学理念为抓手,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导航定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理信息获取、存储、分析、可视化和应用开发等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够在自然资源、环境、林草、农业、交通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地理信息教学、研究、开发、应用或管理工作。
2.专业特色
(1)优异的实习实践条件:本专业以国家级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为支撑,建设有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遥感技术实验室等。在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同时,设置有野外实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环节,开辟了多条野外实习路线,为开展实践教学和实践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2)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承办第7届亚洲大洋洲综合地球观测国际会议(2025)、第11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GIS发展研讨会(2024)、第二届地信50人论坛年会(2024)、从腾冲遥感到遥感强国之路高端论坛(2023)、第22届中国遥感大会(2023)、第28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2018)、第7届高校GIS论坛(2018)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承办科技部中欧“龙计划”4期陆地遥感高级培训班(2017年)、商务部主办的“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国际培训班”(2012年-2018年)、国家商务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国际北斗/GNSS研修班(2019年)、全国高校教师GIS技术研讨班(2024)等地理信息科学师资培训。邀请近20位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校给本科生做报告。为本科生提供了学习专业前沿知识的机会。
(3)突出的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3332教学体系的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就业率高达94.36%;近三年本专业学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竞赛奖励30余项。
3.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博士14人。在专任教师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引进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千人计划1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成员涵盖资源环境、地理信息、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教师团队。
4. 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GIS空间分析、GIS应用开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服务、机器学习等。
5.就业前景
近三年该专业综合就业率为95.74%,主要就职于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和中小学校等;在近三届升研毕业生中,近50%成功晋升国内一流高校和境外更高水平大学进行深造,包括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境内一流科研院所和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技术大学等。培养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良好评价与优良口碑,在省内外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优秀校友不断涌现。自2004年以来合计共有16人创业成功,为社会解决了近500余人的就业问题。

图1物联网实验室

图2专业学生在石林野外实习

图3杨昆教授主持第七届亚洲大洋洲综合地球观测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