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部
本科生培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简介


1.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源自地理科学学科传统,其学科根基可追溯至西南联大时期的地质地理气象系。该专业自2008年正式设立以来,依托云贵高原独特的高原峡谷地貌、生态环境脆弱性及资源多样性特征,构建“分类培养(专业理论、工程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复合提升(综合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开设地貌学原理、气象与气候学、环境科学概论、水文学与水资源、全球变化等核心课程,结合高原湖泊水环境效应、山地自然灾害等特色研究方向,培养具备自然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云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位列全国第20名,在云南省内排名第1名,2024学年度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为B+。目前本专业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特色鲜明、教学科研平台完备的优势专业。

2.专业特色

依托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含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及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平台,整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大学生课外实践训练基地等高水平教学科研资源,以云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与国家战略为导向,立足云贵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资源多样性特征,强调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强化工程技能的示范训练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立足边疆、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瞄准国际前沿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地理学科评估排名B+背景下,形成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3.师资力量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8.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2.9%。师资队伍包括国家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学术带头人2人及“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8人‌,形成以高原湖泊与全球变化、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为核心研究方向的云南省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各1个。团队依托云南高原独特地理环境,重点开展高原湖泊生态修复、山地灾害风险评估等特色研究,学缘结构涵盖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教学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

4.核心课程

地貌学原理、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自然资源学、普通生态学、全球变化等。

5.就业前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就业前景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下持续向好。专业人才在科研教育、政府管理、企业实践等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适合到科研教育、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研究、自然资源开发、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近年来就业率保持高位,行业匹配度达90%以上,考研升学率维持在30%及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资源开发管理、环境政策执行等领域的实践能力认可度显著,形成“学术研究-技术应用-政策管理”的立体就业格局。‌





上一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简介 下一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简介

关闭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党委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呈贡校区睿智5号楼   邮 编:650050   学部办公室:0871-65941198   学部研究生办公室  0871-659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