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部
团学风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团学风采 >> 正文

探索地学奥秘寻访红色足迹| 地理学部实践育人第4期“大思政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地理学部党委精心组织“探索地学奥秘,寻访红色足迹”第四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两个课堂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党纪明规矩强党性,立足新的更高起点,以责任使命升华理想,以调查研究开拓视野,以火热实践添彩青春,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本期“探索地学奥秘 寻访红色足迹”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云南昭通、贵州赤水和重庆,自7月11日—16日开展为期6天的实践调研,到新时代新天地中追忆红色奋斗历程,到基层和人民中蓬勃时代青春力量。

第一站

赓续红色血脉,感悟扎西精神

——走进云南扎西会议会址


7月11日,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一天第一站,地理学部实践团师生来到“扎西会议会址”。“扎西会议会址”位于云贵川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的滇东北威信县城扎西镇东北角,为纪念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扎西镇等地召开的会议而建立,1976年12月筹建,1977年12月落成并对外开放。1983年1月,该会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进一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图| 实践团队在“红色扎西胜利起点”合影

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的指引,首先来到了扎西红色文化广场。广场上,市民们正在开展晨练,老人和小朋友脸上洋溢着笑容。脚下这片红色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艰辛与不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不朽的革命精神,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威信人民休闲娱乐胜地,老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图| 实践团队在红色文化广场听讲解

穿过红色文化广场,实践团就来到了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在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及云南游击支队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了红军在扎西集结到成立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历史,引导大家来到徐策、殷禄才等红军烈士墓碑前,给大家深情讲述了烈士们为了革命事业和人民解放舍身忘死,英勇就义的事迹。

图| 实践团队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听讲解

师生们怀着庄重而严肃的心情依次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党员在纪念碑前肃立,共同重温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新时代青年使命与担当的庄严宣誓。

图| 实践团队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向烈士鲜花

图| 实践团队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

最后,实践团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扎西会议会址(江西会馆)。会址内,每一块斑驳的墙壁、每一件陈旧的家具,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改变中国命运的岁月,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这激烈讨论,为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深思熟虑、筹谋规划。置身旧址,聆听着当年的故事,师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关键时刻。

图| 实践团队在扎西会议会址合影

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参观,师生们深切感受到了伟大的共产党人,将救国救民为己任、坚持真理、忠诚担当的政治品质和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广大师生将弘扬和传承扎西会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作为,坚定独立自主,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现场教学后,地理学部党委邀请了云南扎西干部学院正高级讲师魏永琴,为师生党员和实践团师生讲授《从扎西会议感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和“两个维护” 的高度自觉》专题党课。魏永琴从扎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入手,带领师生深入了解了红军长征过扎西所历经的艰难险阻,还结合地形图给大家详细解读了“四渡赤水”的背景、路线和取得的成绩。师生们无不感慨“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也从这段历史中感悟到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的重要现实意义。

图| 魏永琴老师讲党课

【知识窗】

扎西会议

1935年2月5日至10日,中央政治局在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连续召开会议,解决遵义会议已经确定但没有来得及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这些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会议完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毛泽东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会议审议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议上,为扭转当前各苏区和红军部队“无指示、无回电,也不对全国部署总方针”的被动局面,党中央决定重新对中央苏区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实施领导,对急需解决的军事路线、组织领导、白区工作等重大问题作了研究部署,恢复了对全国革命斗争的领导;根据敌情变化,会议决定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并作出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的重大决策;会议研究部署了对中央红军进行精简缩编,并决定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扎西会议是继遵义会议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贯彻遵义会议精神,实现党和红军的战略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步步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二站

红色赤水穿村过,乡村振兴展新卷

                                ——威信县扎西镇庄子上

庄子上位于昭通市扎西镇石坎社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具有“南高北低、河谷纵横,山多坝少、群山环绕”的地貌特征。2021年6月上海市松江区与威信县正式结对,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要求、威信所需、松江所能”原则,坚决扛实政治责任,不断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援建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2022年12月将庄子上建成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点。

图| 实践团队在庄子上合影

实践团师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到如今的庄子上已形成了讲好“扎西会议”故事,紧扣“长征路上重要节点、赤水河畔美丽景点、乡村振兴示范亮点”的三个定位,抓住“突出红色研学、建好红色景区、培育一个运营主体”这三个重点,发展“研学经济”和“庭院经济”的“1332”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红色教育体验区、红色研学拓展区、红色旅游休闲区为一体的业态布局。近年来,庄子上村民小组紧扣省委“3815”发展战略目标,落实昭通市委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重要部署,通过着力办好红色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名片,将庄子上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红色庄子·和美乡村”。

图| 实践团队成员调研访谈村民

图| 实践团队成员访谈村干部

图| 庄子上会议旧址

图| 红军长征标语馆

图| 赤水家园馆

图| 红色扎西庄子书院

图|红色大讲坛1


近年来,威信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扎实推进赤水河流域(威信段)生态保护治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力守护好赤水河“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推进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同学们看到了庄子上正在实施的“六大行动”,即:全流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流域绿色产业发展行动、全流域生态修复行动、全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全流域“两污”治理行动、全流域全面禁渔行动的显著成效,深刻体会了庄子上发展的活力与挑战,感受到了红色文化是赋能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

图| 威信县赤水河流域水系图

图| 实践团队听村支书讲解庄子上会议旧址

【知识窗】

庄子上

庄子上距县城18公里,高铁站16公里,道路交通便捷。平均海拔965米,年平均气温20.5℃,降水量1121毫米,全年无严寒酷暑,气候宜人,是国家3A级景区。

清道光年间,王朝拣任石坎乡约后举家搬到石坎子。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王朝拣帮助其子王文治选址,修建了一座木质结构的三合院。整个院落占地941.89平方米,房屋高大宽敞、雕梁画栋,院坝内条石铺地、古朴厚重,为当地少有,与庄园相似,故名庄子上。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扎西,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更赋予了这座百年老宅特殊的历史意义。2003年12月,被批准列入云南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践心得体会

扎西会议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正确的战略决策在这里得以确定,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走进扎西会议会址,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在威信红色文化广场,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在扎西会议会址(江西会馆)那间不大的会议室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这激烈讨论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为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深思熟虑、筹谋规划。这次参观,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22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本科生陶富俊

参观完扎西会议会址,云南扎西干部学院的魏永琴老师围绕“从扎西会议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主题,生动地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突出介绍了扎西会议统一了全党、全军的思想,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一次次战役的胜利,让我更加坚信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及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把在扎西会议会址参观学习中汲取到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践行“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为我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本科生李闻浩

走进威信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庄子上,我认识了基层治理专干吴秀梅老师,她带着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高涨的工作热情,返乡支援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逐渐成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献身于乡村振兴建设的最基层,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青年学子必须具备的使命和担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一代也必须要脚踏实地努力,共同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

本科生程国斌

“扎西精神传薪火 党纪教育砺青春”读书会

第一天的读书会,实践团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寄语精神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继承弘扬扎西精神,当好“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表率,在用心学纪中锤炼党性、在准确知纪中校正言行、在对标明纪中自警自省、在严格守纪中奋发作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跟党奋斗中展现青春作为,在应对挑战中磨炼青春意志,要做崇德向善、严格遵纪守法的模范。

郭圩烟等四位学生党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师生党员们也结合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2024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强调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青年党员更要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扣好廉洁自律的“第一粒扣子”,立足本职岗位,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地理学部党委书记周妍总结到,正是因为有铁的纪律,红军长征才能取得伟大胜利,希望同学们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提升纪律规矩意识,强化党性修养,在当前学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图| 周妍同志在读书会上作总结

上一条:强国建设青春担当∣盛世华诞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 下一条:“地理青年说”特别策划 | 梯田上的云师地理人:微光致远,为爱接力

关闭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党委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呈贡校区睿智5号楼   邮 编:650050   学部办公室:0871-65941198   学部研究生办公室  0871-65941202